游大运河北端起点通州,一座古塔目睹了北京城从有到无,意义非凡

2024-04-10 2001


因为我国独特的地势,几乎所有的河流都是从西向东流,比如说海河、黄河、淮河、长江,但历史上人们一直想修一条水道贯穿这些河流,做到真正的南来北往,所以运河应运而生。




从春秋时的鸿沟、邗沟,到隋炀帝修的大运河,再到元明清的京杭大运河,从古至今人们在运河上付出的努力肉眼可见。接下来一段时间我们会通过我们的脚步去实地探访运河沿线的历史、风景、人文、美食。







第一站我们选择在了北京市通州的燃灯塔。通州三教寺燃灯塔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起点。




无论是京杭大运河还是隋唐大运河都在通州留下了古老的河道。大运河从这里汇入通惠河,一直通到了积水潭。最初大运河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把南方丰富的物产、能工巧匠创作出的工艺品运到都城来。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粮食和盐。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也让元明清三代有了稳定发展的基础。




就比如说故宫的砖、木、石绝大多数都是通过我们眼前的运河从南方而来,明清时达官贵人的丝绸服饰也都是通过运河而来。苏湖熟天下足也离不开运河的功劳,乾隆皇帝多次下江南也是从这里经过。我们可以想象在当年通州这里该是多么繁华,大运河上的船舶在通州这里是不是排成了长队。







因为运河的码头,让通州迅速积累财富,汇聚人口,有了人自然就有了满足人们精神上寄托的配套产物,文庙应运而生。




通州文庙建于元大德二年也就是公元1298年,距今已有 700 多年的历史,比北京国子监尚早 4年,元、明、清三代以来历经 22次修复和扩建。通州文庙从建成至光绪末年科举废止,有2363 名五贡以上人员从这里步入仕途,其中状元2名、进士 178名、举人 688名、五贡 1497 名。江南的学子通过运河齐聚通州,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科考仕途路,这座文庙是不是人气十足呢。




文庙后就是通州燃灯塔,燃灯塔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,始建北周宇文觉元年(公元557年),最初为镇水之塔。







唐太宗贞观七年时曾重修,后唐武宗时期再次遭到破坏,现存燃灯塔为辽代塔基,塔身与顶系清代修建的仿辽建筑。




过去没有这么多高楼大厦,56米高的燃灯塔可以从好几里之外看的清清楚楚,让往返运河上的船工有了一种寄托,这也就有了“一枝塔影认通州”说的就是燃灯塔。密檐式实心砖木结构,燃灯塔最有特色的就在塔檐,一共挂了铜铃 2248 枚,风一吹叮铃作响,也成了一道奇景。除此之外,全塔塔身13层雕凿佛像 415 尊,这也都是祈求风和雨顺,祝福往来运河上的人能平平安安。




我们接下来的旅程会先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南行,走到关键的节点临清,然后兼顾到隋炀帝修建的隋唐大运河。再返回山东,继续沿京杭大运河直奔杭州。最后是杭州到宁波的浙东运河。




一路走过大运河,看看运河对中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。

评论列表 (0)
返回
发新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