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行山深处的倒马关,巧用地势防御游牧民族,如今长城保存如何

2024-04-10 1986


在太行山深处,有一座关隘,与山水完美的结合在一起,从高空俯瞰整座关城借助地势给人一种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的感觉。这里就是倒马关。




其实要追溯倒马关的历史最早有记载是在2300年前的战国时期,那时候称这里为鸿之塞,汉代称常山关,北魏叫铁关,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。




到了明代,因为防御重心的变化,开始大范围的修建,与居庸关、紫荆关并称为内长城内三关,明代的时候瓦喇入侵基本上都是走山西然后再折向东,如果敌人打到了倒马关这里那真就离北京城不远了,所以倒马关自然也是明朝防御的重点。




倒马关这个名字很好理解,因为山路险峻,战马到此经常要摔倒而得名。倒马关这个名字也从明代开始一直叫到了现在。




如今的倒马关这里正好有一个村子叫倒马关村,我们猜测这很有可能就是当年驻防倒马关将士的后代。







村子里的建筑充斥着时代的特色,有七八十年代的老牌匾,还有上百年的古房子已经无人居住,也有近些年才盖起来的新房子,走进这里就想穿梭了时空,我们可以想象一下,在明朝时期城关这里大多居住的是时刻备战的兵士,一种边塞的豪情油然而生。




整座倒马关关城依地势而建,唐河水由西、北、东三面环绕关城而流,南边是天然的一座山形成屏障,在山上就是上城,它依峭壁,傍深涧,一半在沟谷,一半在山上城墙的轮廓清晰可见,一上一下互为犄角,构成了完整且坚固的防御体系。




说到关城那一定是在咽喉要道上修建,倒马关下这条古老的通道称为“灵丘道”。自灵丘以下,沿着今唐河谷道出太行山,南抵中山(今河北定县),是当时山西高原北部通向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,所以在战国时期这里就要设置关城。




我们离开村子,下一目标就是山上的长城遗址。山上有三座亭子,就像路标一样为我们指引方向,整座山坡度不大,但防御游牧民族的战马足够了,酸枣树遍布在山间,如果是秋天来想必也能大饱口福。




在山顶处有一个杨六郎石碑引人注目,大将杨延昭随着父亲杨业出征,收复大宋的失地,一路上势如破竹,打到了河北省唐县西北方的军城一地,这时杨业命杨延昭驻守军城抵御契丹。军城距离倒马关不远。




其实我们熟悉的杨家将有许多杜撰的成分,这一点我们在开封的天波杨府也跟大家讲到过,真实存在的杨家将只有三代,那就是杨业、杨延昭和杨文广。他们也确实守护着北宋的北部疆域,就是民间讲的镇守三关。




但这三关到底是哪三关一直有一定的争议,我觉得这三关我们可以理解为边疆就好。所以无论是倒马关、偏头关还是雁门关都流传着许多杨家将的故事。




后来到了明朝时,倒马关这里的当地民众为了纪念杨延昭的事迹,在附近以汉白玉雕成了“六郎碑”,文人马中锡也作诗歌颂他的事迹,杨六郎的事迹也一直影响着明朝的将士,这也是一种保家卫国精神的传承,我觉得意义很大。




山上也就是上关的城墙保存的相对完整一些,我们仔细看这些城墙遗址大多采用的是就地取材的方法,在山上就以石头为主,在混合上明代研制的三合土技艺让城墙非常结实,历经600年的风雨还能让我们清晰的看到。




倒马关的关城、关墙向我们讲述了厚重的历史,意义非凡,如果大家有机会走到这里,一定要来倒马关这里看看。

评论列表 (0)
返回
发新帖